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萍
“教育是个大课题,今年我准备在加快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开发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自然教育主题课程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贺颖春正加紧整理提案。
贺颖春是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副校长。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一名来自祁连山下的裕固族儿女,多年来她始终将目光聚焦在教育和生态两个领域。近两年,贺颖春向大会提交的多个生态环保、少数民族教育领域的提案都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答复。
“作为担当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青少年,必须具备‘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的现代公民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之下的自然体验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贺颖春说,肃南县境内不仅有2600多万亩天然草原,还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红线三大功能交错叠加的特殊区域,对于实行自然体验教育有很大的裨益。
“当下教育疏离自然的特质鲜明,青少年与自然割裂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迫切需要自然体验教育。”贺颖春说,我国生态文明自然教育体系建设和课程载体尚处起步阶段,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开发不足、自然教育的目标不明确、主题选择不清晰等问题普遍存在,祁连山国家公园作为自然博物馆,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自然教育的资源优势明显,是自然教育、研学旅游、环境教育的理想目的地。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支撑保障中小学生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条件也日益成熟。贺颖春说,在新时代基础教育深度改革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以生态绿色建设为契机,打造我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品牌集群,助力中国自然教育体系化建设,让青少年走进山水林地间实地考察学习体验,激励青少年参与到保护自然和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中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加快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立足祁连山自然资源禀赋和重要的生态功能,设立国家公园生态学校,创建‘科普教育基地’‘物种基因库’‘生态文化传承地’等自然教育品牌,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开展沉浸式体验教育课程,挖掘自然教育受众的广泛性,带动家庭、社会、学校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实现可持续自然教育传承。”贺颖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