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教学
【班主作札记】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
时间:2023-06-08 06:34:11 来源: 阅读量:1680

家访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良好纽带。作为班主任,对所带班级学生进行家访是必做的功课。

某某同学今年8岁,生活在离异家庭,比同龄孩子略显成熟。在她4岁时,父母婚姻走到了尽头。父母离异后,她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后来,母亲因生计问题,将孩子“移交”给父亲,自己则到外地从业,从此再无心管教孩子。

该同学成长中缺乏父母关照,以致她对家庭无归属感,放学后不回家、行为自由散漫、学习懒惰、不做作业,成绩很不理想。

前期电话家访时,我先通过母亲了解孩子的情况,肯定了孩子的品质和其他方面的优势,让家长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孩子会成长进步。后期,我电话联系了孩子爸爸,告知孩子的在校情况,孩子爸爸只是一味地强调孩子不听话,他工作忙顾不上孩子的学习,应付性地承诺管教孩子。不得已,我和英语老师到该同学家进行面谈。因爸爸有事,我们只见到了奶奶和孩子。孩子奶奶和爸爸说辞一致,一味强调孩子难管教、不听话,他们也束手无策。孩子躲在一边,不敢到我们跟前。我们询问寒假作业的完成情况,孩子支支吾吾,没有正面回答。后来和奶奶交谈时,我直奔主题说这场意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希望奶奶和爸爸多鼓励、多表扬,要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处理好家庭矛盾,引导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家访结束后我又联系该同学妈妈,鼓励她用积极的言行影响孩子,让孩子坚强起来,尽可能走出父母离异带来的阴影。最后,我开导孩子:“老师相信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以后要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孩子也对我说:“老师,我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通过此次家访,该同学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关心和爱,树立了自信心,慢慢地,她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家访的目的也是为了家校合作让孩子更好成长。我提议家长对孩子要严要求、多鼓励,加强和老师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和思想动向,对症下药;要注重对孩子的心理开导,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走进他们的心灵,与他们真诚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内心世界,从而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让老师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市第一小学唐文文)

编辑:赵国慧

责编:康   津

监制:马丰友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