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至12日,在金昌市金川高级中学学术报告厅,正在进行一堂“不一样”的思政课。当天,甘肃省普通高中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大思政课建设研讨活动在金昌开展,全省思政课骨干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接受了一场在规模、层次和内容等方面前所未有的集中培训。
这场“触动思想”“亮点频现”“高度和深度兼具,理论与实践齐备”的研讨活动,推动了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思政课教师专业化成长迈上新台阶。
聚心:提高认识、凝聚共识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如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部分教师认识仍有差异,共识仍待凝聚。凝心聚力才能激发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新动能,这次研讨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认识、凝聚共识。
提高认识、凝聚共识,需要汲取“养分”。研讨活动邀请6位名师,从不同角度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进行了深刻阐释。无论是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史小宁的条分缕析,兰州新区高级中学校长王贵的旁征博引,甘肃省普通高中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兰州一中高级教师王勤治的释疑解惑,还是兰州市第六十一中学正高级教师景耀勇的谦逊睿智,兰州一中李媛媛老师、金川高级中学陈凤老师的深情讲述,都让参训教师深受触动、直呼过瘾。
提高认识、凝聚共识,更需要同行启发。此次培训设置的5场活动内容,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热点、痛点、难点,与会教师和教育领域“行家里手”思想碰撞、金句频出,互听互学互鉴、同心同向同行。300多名教师立足各学校实际和现状,就一体化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规划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方向、理清思路、坚定信心。
聚力:善用“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
“‘大思政课’的关键和精髓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生活中。”市教科所副所长贾光武说。如何更好地发挥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合力,实现教学内容与资源建设“线上”与“线下”、思政与专业、理论与时间的有效整合?研讨活动邀请了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史小宁,作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思考》专题讲座,从学深悟透、深化认识、方法遵循、观点和方法、有效融合等方面系统讲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的路径方法。兰州一中李媛媛老师、金川高级中学陈凤老师围绕《公正司法》一课,阐述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带领学生体会案件审理中的公平正义,引导学生以主人翁姿态监督司法机关司法活动,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研讨活动干货满满。”金昌市三中思政教师甄珩评价,研讨活动内容丰富,既有主题讲座将时政与思政融合,又有名师工作室经验交流答疑解惑,还通过同课异构互学共研促提升。
两天的时间,从榜样引领到理论溯源,从小学生的感性润心到中学生的知性启智,再到大学生的理性思辨,各分项活动展现了大中小学立德树人的同向同行和休戚与共。
研讨会还专门设置了“名师对话 共谋发展”成果分享座谈会,甘肃省普通高中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兰州一中高级教师王勤治,兰州市第六十一中学正高级教师景耀勇围绕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有效运行、名师工作室工作经验分享与各位教师畅所欲言,而这些正是参会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
聚势:不断增强铸魂育人效果
近年来,金昌市通过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指导、咨询、示范、培训、研判,成立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邓宏波名师工作室,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分阶段、多层次组织思政课教学研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等活动,推动新阶段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金昌市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手抓能力提升、一手抓师德涵养,涌现了一大批既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用心用情讲授思政课,又善于“授业解惑”、能把道理讲清讲透讲活的优秀教师和群体。
两天的研讨活动,充实又紧张,短暂而丰富。两场专家讲座、3场教研沙龙、两场名师成果分享、两场教学展示、一场“名师对话”,做到了一体化衔接贯通,推动了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线上直播+线下培训”、活动期间线上观看人数累计近1000人,实现了全省大中小学全员备课、全员培训,提升了思政课教师的能力素质。对思政课教师来说,这既是理论学习的“加油站”,又是拓展视野的“观景台”,还是提升能力的“练兵场”。
“此次研讨活动由点到面共同促进了我们金昌市教育水平的提高,思政课教师必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聚心、聚力、聚势,推动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再上新台阶。”邓宏波表示。(记者文星乃 实习记者齐玉娇)
编辑:赵国慧
责编:康 津
监制:马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