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保障 > 社会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营业执照晚到7天 投资企业不怒反赞 千里之外送来锦旗
时间:2022-09-02 09:52:40 来源: 阅读量:2236

f00083f21cb34475a6a5ae0aa4cb74b4.jpg8月22日,金昌市政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收到了一面锦旗,远在2300公里以外的上市企业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王平赶赴金昌,亲自将这面锦旗送到了金昌市市场监管局窗口首席代表张晓红的手中。

话还要从头说起。

今年兰洽会期间,世界五百强企业金川集团与上市公司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牵手”,双方以合资形式,在金昌市投资28个亿建设年产28万吨动力电池用硫酸镍产品提升项目。这个项目是海陆重工涉足新能源领域后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也是金川集团产业转型的重点项目,更是金昌市壮大新能源产业链的重要项目。

项目即将落地,但合资公司的营业执照办理遇到了难题。

从2021年起,金昌市就率先在全省实现了营业执照办理0.5天拿证,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在“最多跑一次”情况下实现“立等可取”,营业执照办理“即来即办”早已成为常态。由于金川集团属于国企,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金川集团合资建设的金川集团新能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必须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核发企业名称并登记注册。而双方合资投资的项目归属地在金昌,就要由金昌市市场监管局审批并办理营业执照。但窗口工作人员在办证过程中发现,该合资企业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注册的企业信息根本无法导入办理营业执照的系统内,信息无法导入,也就意味着营业执照无法生成。

营业执照一天办不下来,项目建设的后续工作都没办法开展。“合资公司的营业执照办不下来,那就意味着以后的规划手续,包括施工图等等这些方面就要受到影响。”金川集团新能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改变说。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王平全权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情况,“当时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在家里是干着急,也是无能为力。赶9月中旬还拿不到营业执照,我们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核发的企业名称就作废了。”面对总公司的督促和询问,王平除了打电话,别无他法。

“因为它是外地企业,我们甘肃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系统里面没有它的任何股东信息。按照流程,只有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把企业信息导入,我才能办理营业执照。”金昌市政务大厅市场监管局窗口首席代表张小红说。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金昌市启动了全程代办工作流程,督促金昌市市场监管局,向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起求助。在国家、省、市三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动,开辟绿色通道,调动国家级平台和省级平台大数据专业技术人员,为金昌这家企业办理信息的录入以及营业执照的审核,8月18日合资公司顺利拿到了营业执照,虽比预期晚了7天,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王平仍对金昌市的政务服务水平发出了由衷地赞叹,他说“金昌市虽然地处西部,但办事效率很高,在软件方面,甚至比南方更到位、更优化,西部的投资热情和招商力度比南方更好。”

营业执照办下来了,所有政务服务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对企业的跟踪服务并没有就此中断,“金昌市政务服务中心项目代办中心将继续对海陆重工企业进行全流程跟踪服务,让企业切实地感受到金昌政务服务的速度和温度。”金昌市政务服务中心业务协调科科长赵秀玲说,“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发挥项目代办、帮办中心的作用,紧盯企业关切和群众需求,认真落实项目代办、模拟审批、容缺受理等工作机制,让改革红利和优质政务服务惠及更多的企业和办事群众。”

给企业办事就是给发展加油,金昌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规范“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服务流程和标准的基础上,细化、深化全程代办服务,无偿为全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提供咨询、指导、协调、审批、办理等全流程、全链条代办服务。代办员可代办或帮办企业从登记注册、项目谋划、审批落地、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所涉及的所有审批事项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网络等公共服务事项和投资主体需要办理的其他服务事项,并对特殊情形开通“绿色通道”,主动当好金牌“店小二”,着力打造“政策稳定、竞争公平、服务高效、成本优惠”的营商环境“金”名片。截至7月底,金昌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06项,到位资金115.22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98.42亿元。在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下,金昌连续两个季度获市州重点工作省级评价贡献奖,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省级综合评价全省第1位,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

【短评】

给企业办事就是给金昌发展加油。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金昌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这次主动贴心的窗口服务,是我们当好金牌“店小二”的一个缩影,也是金昌打造营商环境“金”名片的主动作为。

以项目论英雄、以发展论能力。金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招大引强、招高引新的目标。我们拥有世界500强的企业,可是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占比偏低,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不高。我们在转变发展方式,尤其在补短板、强动能、增后劲的招商项目上,开通“绿色通道”,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政策,寻找政策,力求招商项目落稳落实,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明确方位才能找准方向,把握大势才能赢得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金昌在增强经济韧性、推动经济行稳致远,要求我们创新工作机制,抓住重要窗口期,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展现新作为。

为这样的创新工作喝彩!(记者 冯亚杰 张玉龙)

编辑:赵国慧

责编:康津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