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生活 > 文化生活
一部神话故事告诉你祁连山、龙首山、东大河、西大河的渊源——舞剧《孔雀石》带你看金昌
时间:2023-07-07 07:09:15 来源: 阅读量:7935

一块无意中发现的孔雀石改变了祁连山脚这片原本荒凉土地的命运,一代人将自己的青春挥洒在龙首山上,曾经的荒漠变成了家园。从一个小村庄到中国的镍都,再到世界的金川,皆源于一块孔雀石。

多年来,这块神秘而传奇的孔雀石成为金昌本土作家、音乐家、画家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他们创作出了大量以孔雀石命名的诗歌、歌曲、美术作品、纪录片等,而关于孔雀石的传说,多是流传在口头。近日,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便以此为灵感创作了一部舞剧《孔雀石》,该剧以神话传说为体裁,以爱情为明线,以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为暗线,讲述了孔雀石的来历以及它与祁连山、龙首山、东大河、西大河的渊源。

日前,舞剧《孔雀石》(校园版)已具雏形。

把金昌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6月30日,在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冶金学院),记者见到了舞剧《孔雀石》的三位主创人员:冶金学院院长赵兴高,冶金学院教师张钧哲、王琪。

谈及创作灵感,张钧哲介绍说:“这其实源于多年前赵兴高院长搜集整理的关于祁连山、龙首山、东大河、西大河来源的一个民间传说。传说中,正义的西海龙族与邪恶的黑龙一族为争夺一颗明珠而斗争,最终正义战胜邪恶,明珠化为孔雀石造福一方百姓。既契合地壳运动的自然规律,又赋予这片山川神圣的光环,所以我们便产生了一个想法,把它改编出来,搬上舞台和荧幕,让更多的人了解祁连山,了解龙首山,了解镍都金昌,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王琪说:“金昌是一座因矿设市的城市,而我们学院的名称是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主打的专业是有色冶金,而这些元素都与一块孔雀石有关,这是一个奇妙的缘分,我们把这个故事改成剧本,必将成为学院的一张文化名片。现在许多高校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剧目,所以我们也想打造出一部我们学院自己的剧目。”

是的,金昌镍矿的发现源于一块孔雀石,但金昌发展的成就与辉煌却无不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悉心牵挂。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吴邦国、张德江、李克强等先后视察金昌,邓小平亲切地称之为难得的“金娃娃”、祖国的“聚宝盆”,江泽民欣然挥毫题词“腾飞的镍都”,为了它的开发、建设和腾飞,方毅同志曾八次亲临金昌,组织推动了金昌镍钴工业基地的科研工作和生产建设,使金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奠定了走向世界的基石。故事的原创者赵兴高说:“我们想通过这一台舞剧,把金昌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激发人们热爱金昌、热爱甘肃、热爱祖国的豪情。”

让更多的人了解镍都金昌

在位于冶金学院的漠南艺术社,赵兴高将故事创作的过程娓娓道来。他说,实际舞剧的故事情节并不是这两年才创作出来的,而是三十多年前就搜集整理出来了,一开始他是从一个放羊的老人那里听来的,说我们这一带古时候是大海,现在沙地荒滩都能看到贝类的壳。后来与几个朋友聊这个故事,大家都觉得很好,他便把它写了出来,并发表于《陇苗》杂志,发表的时候故事名为《祁连山与龙首山的传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琪和张钧哲提议把这个故事改编成剧本,经过多次探讨,决定打造一台舞剧。

王琪告诉记者,“最初听到这个故事,我就有一种想把它拍出来的冲动。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团队几个人也曾策划拍一个微电影,但赵兴高院长坚持将其改编成一台舞剧。”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便是创作团队中没有人创作过舞剧剧本,无从下手,初稿创作出来后感觉更像是电影剧本。之后便是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剧本前17版一直不成功,总是脱不掉舞台剧的影子,到第18版的时候,下定决心推倒重来。整个剧本从初创到最终版,打磨了两年多时间,非常艰苦。”

张钧哲说:“相信这个版本通过演员的诠释,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金昌,因为我们的初心就是运用舞蹈形式来讲好金昌故事,让更多的人知道金昌是一个物华天宝的好地方。”

希望剧本能伴随着金昌走向世界

在创作的过程中,主创人员就剧本内容开过多次研讨会。讨论中,有些人认为要将更多的笔墨倾注于龙首山的开发、金川公司和金昌的崛起,而不是拘泥于爱情、正义与邪恶等。如何平衡这个问题?赵兴高说:“我们看了很多的剧目,从世界上有名的剧目看,不管是多大的题材都是小切口讲述,都是有一个爱情故事来作为主线,像一战二战时期大战争场面,都是通过一个爱情情节来展示战争的残酷。还比如最具代表的舞剧《大梦敦煌》《丝路花语》,甚至现在很流行的《红楼梦》等等,也都是选择用舞剧的表达形式,用肢体语言向人们讲述一个爱情故事,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或者观众按照自己的精神需求去理解剧情。”

张钧哲介绍说:“其实我们一开始创作的剧本是一个校园版的剧本,没有写得很宏大,但是在我们打磨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这个故事可以创作成一部很震撼的作品。因为祁连山、龙首山、孔雀石,它不仅仅是金昌的,更是中国的,当然也是世界的。”

基于这个思路,主创人员在创作的时候把思维打开,空间并不限于学院,“我们的剧本不仅是为学院打造的,也是为金昌打造的,更是试图为国家创作出一部工业题裁的神话舞剧,让这个剧本走向世界,因为金昌已经走向世界了,所以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剧本能伴随着金昌、伴随着金川公司走向世界。剧本创作完成之后,在排练的过程中,感觉到这个剧目确实耗资巨大,仅仅靠着我们的力量,难以把它打造成一个完整的、很精致的舞剧,所以我们希望有机会在市上、金川集团公司或者省上支持下,由国家层面的专业团队来打造。”赵兴高说,“同时我们也创作了一个校园版的舞剧,试图以学院的力量打造出来,舞剧正在排练中,希望早日呈现给观众。”

舞剧《孔雀石》故事梗概

第一幕

1688684675363974.jpg

张钧哲 摄

据《淮南子·览冥训》记载,远古时期,天塌地裂,世界陷于巨大灾难。女娲于东海炼五色石以补天,杀黑龙首领以济冀州。民间又传,炼石之炉凝为明珠,东海龙族得之却只受其护佑,不得获神力秘诀,黑龙一族知秘诀却不得明珠。故亿万年来,东海龙族视明珠为生命,黑龙之后欲夺之而再起。在仙界,玉帝和王母则每三千年举办一次蟠桃盛会,以纪念女娲补天之功。

第二幕

1688684702753304.jpg

张钧哲 摄

蟠桃会上,东海、西海两龙王约定,将东海龙女许配西海龙太子。龙女得知后心生不悦,意欲逃离龙宫,暗中考察龙太子。因龙族离开大海会法力尽失,故龙王坚决不允,将龙女囚于龙宫。龙女执念,寻死觅活,无奈之下,龙母助其偷得明珠,龙女化身孔雀,飞出龙宫。

第三幕

1688684727163459.jpg

柯玉栋 摄

逃身西海一带的黑龙之后,虽法力尽失,却藏身山林,祸害一方百姓。东海龙女化作孔雀自东海飞来,栖落林中,正巧遇化身普通百姓的西海龙太子,为护佑百姓与黑龙一族相斗。龙太子受伤,龙女以明珠神力救治并初生恋情。龙太子、龙女与林间百姓共击黑龙一族,情同手足。黑龙之首“独眼龙”觊觎明珠,却因龙女精心守护,而靠近不得。

第四幕

1688684750681781.jpg

柯玉栋 摄

独眼龙偷得明珠得其神力而法力大增。化身黄衣人的龙太子和龙女夺回龙珠,投奔西海。独眼龙为夺明珠,引地火烧毁西海。西海龙族被焚烧而死,化作一道道山岭。玉帝、王母、东海龙王、龙母驾临,玉帝叹曰:“好凄怜的山啊!”跪于远处的村民,将凄怜山误听为祁连山,传吟至今。王母见西海龙子以死守珠护龙女,化作山脉仍高昂着龙首,不禁叹道:“龙首高昂,神圣山啊!”民间又传,东海龙母临别流下两滴泪,一滴化作东大河水库,一滴化作西大河水库。

第五幕

1688684771199817.jpg

兰继红 摄

千万年过去了。风,一遍遍吹过龙首山;雨,一阵阵淋过龙首山;羊,一群群漫过龙首山。那颗曾经的明珠,化作孔雀石,在山巅熠熠生辉,被放羊的老人奉为神物,被地勘队员视为珍宝。龙首山,由此成为物华天宝之地,被誉为“祖国的聚宝盆,难得的金娃娃。”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在此崛起。

编辑:赵国慧

责编:康   津

监制:马丰友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