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
打视频给孩子妈妈时,妈妈说,孩子早就迫不及待了,说很想冯老师了呢!接通视频的一瞬,背景是一盆长势茂盛的球兰,分外引人注目。正思忖着,小朋友的脑袋从他妈妈身后窜了出来,双手捧着给我的“礼物”:一张自己画的贺卡,画作是一朵“太阳花”,还涂鸦着:冯老师,我爱您!您辛苦了!插图是一串“心”。小朋友高兴地说:“大‘心’是冯老师,小‘心’是我哦,我和冯老师‘心连心’呢!”顿时一股暖流沁入心田,看着母子俩热切的笑脸和情谊满满的贺卡,能清晰感觉到他对老师的喜爱。我想:只有心中充满爱,才能与学生保持零距离吧!
孩子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表现自己,很少和同学交流,于是我在上语文课时经常找机会让他发言,并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说,自从那次受表扬后,他就喜欢上语文课了,给课文配图、配音、配舞都感觉特别入心、入手。当一串串闪光的脚印呈现在孩子妈妈面前时,我能清楚感觉到,孩子父母满心欢喜和期待。孩子妈妈与我探讨如何创造更多机会或组织哪些活动能让不爱表现的小朋友更积极主动……
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四十分之一,但在家里却是百分之百。在家访交谈中,我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经过几次家访,我和家长深入沟通孩子的情况,发现孩子慢慢能够主动参加班级活动,并慢慢开始勇敢大方表现自己,孩子变得更加乐观自信,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进步表示感谢。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育是什么?我给不出一个完美的答案——或许,“唤醒、点燃,静待花开”,正是我此时心里的答案。只有将爱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里,世界才更加美丽。可不是吗?真正的爱,是源自心灵的泉,汩汩不断,愿自己是一个泉眼,让“咚咚”流淌的曼妙的声音,唤醒孩子内在的交往愿望,爱人和被爱的愿望。静心敲,潜心叩,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感动心灵,用人格默化人格,这应该是最好的教育吧。在漫长的教育路上,努力践行“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永昌县第二小学冯雪梅)
编辑:赵国慧
责编:康 津
监制:马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