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售800+”“复购榜第3名”等页面信息无不显示着这家食堂在本地市民中受欢迎的程度。在金川区,只要你打开外卖平台软件,就能看到“金冶里社区食堂”的名字牢牢占据着前排位置。点进评论区,“家常饭”“分量足”“口味清淡”“少油少盐”成为这里区别于其他餐厅的显著特点,也成为其榜上有名的秘诀。
这背后的原因,还要从社区食堂创办之初说起。今年3月,在金川区民政局的引导下,金川区北京路街道金冶里社区成立了金昌家在金冶服务有限公司,委托其运营社区食堂,主要服务对象为辖区的老年人。食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群体分类设置了就餐补助,其中特殊困难老人和90岁以上老人最高能享受到7折的优惠。而为了照顾老年人的饮食偏好,食堂也特意调整了饮食风格,软烂适中、口味清淡、健康安全成为后厨备餐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金冶里社区现有居民6681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1600人,占辖区总人口的23.9%,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口抚养比“双高”,很多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买菜做饭看似简单,但对于身体机能下降、生活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而言并非易事,而且他们往往患有各种慢性病基础疾病,对一日三餐的要求也就更为苛刻。因此,社区食堂刚刚开业,就迅速成为周边老人们的就餐首选。
今年87岁的社区居民郭茂智谈起食堂连连点赞:“社区为我们老人们办的是好事、实事,这个食堂办得确实很好,我们吃饭很方便,菜品也很可口,大家都很满意。”
金冶里社区实体经济负责人徐晓洁介绍:“前来社区食堂办卡就餐的人数当前已达到了300余人,这其中除了2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外,学生、新业态群体以及户外劳动者也能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优惠价格。”
外卖服务的成功使社区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当前食堂每月销售收入可以达到3万元左右,恰好能覆盖采购原材料和聘请厨师的支出,而这也是食堂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
在这基础上,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辖区居民群众的就餐需求,金冶里社区将辖区5号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加以改造升级为老年助餐点,解决了老年居民就餐“最后一米”的问题。食堂工作人员缑宏艳说:“老年助餐点每天都会吸引很多居民前来就餐,食堂每天中午会为助餐点配送接近50人的饭菜,往往不到半个小时就能销售一空。”
徐晓洁说:“接下来,我们也会积极完善运行机制,根据居民实际需求,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优化就餐服务,逐步吸引更多就餐群体,把老百姓的一日三餐做实做好,让更多老年人暖胃更暖心。”(记者运主伦 常建哲 李峰)
编辑:赵国慧
责编:田红娟 康津
监制:马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