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子堂
正在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其中的重要经验之一即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改革和法治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有着深刻的辩证关系、逻辑联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改革和法治的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确保改革和法治实现良性互动。立法要主动适应改革需要,积极发挥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和法治同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穿透力。对实践证明已经比较成熟的改革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要尽快上升为法律,先修订、解释或者废止原有法律之后再推行改革;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要加快推动和协调,不能久拖不决;对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在若干地区开展改革试点,既不允许随意突破法律红线,也不允许简单以现行法律没有依据为由迟滞改革;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现行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或废止,不能让一些过时的法律条款成为改革的“绊马索”。
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持续在法治领域深化改革,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当前,法治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原因在于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要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坚决破除束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障碍,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跟进一步。具体而言,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健全执法权、监察权、司法权运行机制。加快构建系统完备、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加强统筹谋划,完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深化执法司法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法治专门队伍管理教育和培养。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继续依法打击执法司法领域腐败行为,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尤其是,法治领域改革政治性、政策性强,必须把握原则、坚守底线,决不能把改革变成“对标”西方法治体系、“追捧”西方法治实践。(节选自《学习时报》)
编辑:赵国慧
责编:田红娟 康津
监制:马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