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 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牢记嘱托 奋力普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一手播“绿” 一手治“污” 金昌市聚力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态之城
时间:2024-10-10 10:03:29 来源: 阅读量:1537

金昌新闻网—金昌日报讯(记者刘伟业)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市紧扣省委省政府赋予“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态之城”的新使命、新任务,全力打好生态文明建设“七大战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聚力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态之城,实现了生态文明高品质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

6300129c-abce-4375-8c2b-129cadf88f4d_m.jpg

以“双碳”战略为引领,制定实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方案,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碳达峰实施方案和工业、能源、住建、科技、交通、林草、公共机构、消费等领域“1+N”政策体系,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和制度改革、制度机制文件36件。同时,强化能耗“双控”管理,将工业项目节能减排指标纳入招商引资项目审查环节,扎实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大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绿色能源体系。“十四五”以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累计下降20.36%,新上项目能效水平均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值,“两高”项目节能技改稳妥推进,创建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载体4家、省级绿色制造体系载体17家;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33.15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74.9%,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53.6%。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均保持在300天以上,二氧化硫回收利用率达到96%以上,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Ⅱ类目标,优良比例100%,全国排名第六位、全省第三位。“无废城市”加快建设,建成绿色矿山7家,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24家,城区、县城、农村地区清洁供暖率达到85%以上,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5.44%、85.55%、89.19%;金昌市荣获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全民活动城市一等奖。

bb7515ca-37ca-4fd7-b6a0-68ba753b91d0_m.jpg

狠抓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审计反馈问题整改,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加大力度防沙治沙,持续实施祁连山生态修复与保护、北部荒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愈加牢固。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森林覆盖率由1981年的4%增加到2023年的11%,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不足1平方米增加到37平方米,生态底色更加靓丽。“十四五”以来,完成植树造林0.536万公顷、义务植树584万株、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435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市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7.2平方米。

持续深化循环经济“金昌模式”,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走好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三条路子”,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更“新”、发展模式更“绿”、经济质量更“优”。2013年以来,农业用水利用系数由0.4提高到0.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86%提高到93%。“十四五”以来,以年均3.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11%的经济增长,“2+4”现代化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7.9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累计下降47.6%、19.4%、39.16%。

编辑:赵国慧 李永峰

责编:田红娟 康津

监制:马丰友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