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融交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复杂尖锐。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打好舆论斗争主动战,守牢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坚定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一、种好“责任田”,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领导权。调整优化市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等7个专项机制,与金川集团公司建立市企意识形态齐抓共管、舆情应对处置一体化联动等8项融合机制,统筹推进意识形态相关工作。持续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检查考核、阵地管理、舆情应对处置、监督执纪问责等方面制度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单位在行政、行业、社会管理中体现意识形态工作要求。
二、画好“同心圆”,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动各级党委(党组)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持续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七进”活动,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做好经济形势等宣传引导,奏响正面宣传“大合唱”。召开新闻发布会,积极引导民生热点舆情,凝聚思想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
三、守好“主阵地”,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严格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新闻、社科、文化、网络等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聚焦互联网主阵地,提高网上议题设置能力和舆论引导水平,强化属地互联网信息内容综合治理,压实融媒体中心和互联网平台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加强网络生态治理,深化“清朗”“净网”专项行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聚焦学校前沿阵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加强课堂、讲座等管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四、筑牢“防护网”,保持高度警惕,防范风险隐患。定期召开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研判会、舆情研判联席会议,查找风险隐患,制定化解措施。高度重视舆情监测和应对处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全时段监测,健全完善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机制,强化事前审核把关,加强源头管控和现场管控。落实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建立舆情处置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增强热点舆情引导处置能力,守住不发生大的舆论漩涡和意识形态事件的底线。(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刘全红)
编辑:赵国慧
责编:康 津
监制:马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