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昌要闻 > 金昌要闻
【金昌城乡融合进行时】永昌县城关镇金川西村:共享农庄融出致富路
时间:2025-04-18 10:03:05 来源: 阅读量:364

4月初,春日的暖阳温柔地洒在大地上,走进永昌县城关镇金川西村,山水湖畔共享农庄格外引人注目,农庄内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民宿房间内的设施同样令人惊喜。温馨的灯光、柔软舒适的大床、智能化的家电设备,为游客提供了家一般的温暖与舒适。这座集“民宿+餐饮+休闲+娱乐+康养”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体验基地,是村里的金字招牌,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近年来,金川西村凭借着自身地处城郊的独特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将农村闲置的资源与城镇日益增长的需求进行了巧妙的对接与融合,村子成功地踏出了一条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我们坚持以项目为支撑,以示范性工程为依托,实施‘一房一院一特色’的共享农庄项目。”城关镇金川西村党支部书记张德其目光坚定,满怀憧憬地说道:“我们就是要像雕琢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充分挖掘利用好村里的区位、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培育出独具魅力的文旅消费新业态。”

金川西村依托山水林田湖草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汉明历史文化长廊片带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御山圣容寺、元花大门石刻、西夏六体文石刻、汉明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等丰富的文旅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共享农庄、特色民俗等乡村旅游服务,擦亮“杏花民俗节”“御山大接杏”、冰雪世界、休闲观光旅游等乡村产业品牌,形成了春季踏青赏花、夏季避暑纳凉、秋季休闲采摘、冬季嬉雪玩赏的文旅业态。

1736752195482302.jpg

在经营模式的探索上,金川西村采取了“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公司+农户+创客”的新型模式,将趟子山集中居住点原本沉睡的闲置住宅成功唤醒盘活。在这一模式的催化下,一个个充满创意与特色,以旅游文化为主题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村民张文强对此深有感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家里的老房子闲置着,破破烂烂的,只能用来堆放杂物。现在可好了,通过村里的合作社,改造成了漂亮又舒适的民宿,不仅环境变得跟城里的花园一样好,还能有一笔稳定的收入,真是做梦都没想到。这日子啊,越过越有盼头。”

村里不仅注重内部资源的盘活,还敞开怀抱,大力鼓励社会资本和专业团队参与民宿建设和运营。这种开放包容的姿态,如同汇聚了各方力量的强大磁场,实现了乡村旅游、庭院经济、产业链的有效联结和深度融合。

金昌市山水湖畔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马丽萍说:“我们来金川西村开办民宿,除了看中村里特有的风景之外,还有村里的党委和村干部都在做实事、都为村里的发展思考和规划,这样我们才会更有信心持续投资。”

如今,漫步在金川西村,村里的民宿建设连点成线、连线成片,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成为了一道让人流连忘返的独特风景线。

为了丰富旅游供给,提升民宿品质,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金川西村下足绣花功夫。对闲置农宅深入实施微改造、精提升,从房屋的外观设计到内部装饰,从庭院的绿植搭配到文化氛围的营造,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考量。最终,成功打造出了“金川湖畔”“川西人家”“田园归居”等14个精品特色院落,真正做到了一院一特色、一院一风景。

游客赵玉霞开心地说:“这里不仅有舒适的民宿,还能体验到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乡村活动,我和家人都玩得很开心,心灵也得到了放松和滋养。”

金川西村坚持围绕生态旅游、康养、民宿度假、新型农业生态开发等可持续发展模式,不断做精做细乡村文旅产业。

在这里,曾经宁静的村落变成了热闹非凡的景区,闲置的资源变成了宝贵的资产,朴实的农民变成了自信的股东,良好的生态变成了蓬勃的业态。山水湖畔共享农庄也成为了周边市民节假日短途游的热门选择,每逢节假日,村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不仅充分带动了农民就业,让许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还促进了农民增收,村民们的钱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幸福。

金川西村的成功实践,不仅为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为其他乡村的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今,城关镇正以金川西村“共享农庄”为重要抓手,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快乡村建设步伐,为城乡融合不断注入新鲜活力,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诗意家园。(记者文星乃 实习生 何叶新)

编辑:赵国慧

责编:康 津

监制:马丰友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