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教学
【文明校园】文明润校园 桃李竞芬芳 ——市第六小学的全国文明校园创建之路
时间:2025-07-10 10:08:03 来源: 阅读量:210

清晨,走进市第六小学,文明的气息扑面而来。校门口,身着整齐校服的学生们微笑着向老师行队礼;雷锋雕塑在晨光中静静矗立,身后的文化墙上,“勤勉、求真、和谐、向上”的校训无声浸润;楼道里,几个孩子正踮着脚尖,将看过的课外书轻轻放进雷锋角的书架上……在这里,文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校园里随处可见的风景。

今年,这所以雷锋精神为育人底色的小学,以其深厚的文明积淀和鲜活的育人实践,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党建领航:筑牢文明根基

“获评‘全国文明校园’,是对我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的最高褒奖。”市第六小学专职副书记李寒冰表示。作为甘肃省唯一一所“雷锋学校”,该校将党建工作与文明校园创建深度融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红色引擎”。

学校坚持党管办学方向,领导改革发展,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德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全过程,扎实开展“四史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推动党建与教育深度融合。

微信截图_20250710090200.jpg

“老师的一言一行,就是文明最生动的教材。”德育主任刘欣对此深有感触。

学校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围绕《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铸师魂、强师德、树师表、提师能。学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3名、市特级教师1名,市名班主任1名,市青年教学能手1名,12名教师获评市区“名优教师”“最美职工”等荣誉称号。

文化铸魂:涵养文明气质

行走在第六小学的校园,文明的气息无处不在。

“知、赞、画、颂、写、学”——这六个维度,编织成一张无形的德育之网。一年级的教室里,绘本故事里雷锋的形象在孩子眼中闪闪发光;四年级的课桌前,彩笔在手抄报上勾勒出英雄的轮廓;六年级的学生们,已挽起袖子走进社区,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与陪伴。

在静谧的雷锋展厅,四年级的小讲解员杨晨曦指着展柜里一个朴素的搪瓷缸,声音清脆:“看,‘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是雷锋叔叔用行动写下的答案。”绿茵场上,哨声刚落,“加油,加油”的呼声响彻云霄,校足球队的小将们互相击掌,肆意奔跑。科学探究室里,“小院士”们正专注地操作着“垃圾分类微实验”装置,严谨的科技思维与绿色的文明理念悄然融合。

在这里,文明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浸润在每一次笔触、每一段唱腔、每一次实验中的鲜活体验。

实践育人:践行文明真谛

步入校园,如同走进一座流动的文明博物馆。教学楼长廊,“雷锋足迹”文化墙上的36幅版画,无声讲述着英雄的一生;禁毒教育基地里,VR眼镜后紧蹙的眉头,是沉浸式体验带来的震撼警示;“情绪树洞”小屋前,孩子们悄悄写下心事投入洞口,这里是心灵休憩的“秘密花园”。

“绿色校园”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学校环境优美,绿化面积达1414平方米,楼道窗台上摆满绿植,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空间。学校教学、活动阵地完善,2023年,学校翻新了风雨操场,并设立共享体育器材,为学生提供了完善的活动场地和设施。

市第六小学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两手抓,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先后获评甘肃省“雷锋学校”“甘肃省文明校园”“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

微信截图_20250710090529.jpg

站在“全国文明校园”的新起点,李寒冰望向生机勃勃的校园说:“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深化‘文明+育人’融合,让每一面墙都会‘讲文明故事’,让每一次实践都能‘育文明新人’,用文明之光照亮学生成长成才之路。”(记者 张诗雅 胡有春)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