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强信心 看发展 2024经济工作专题报道 > 强信心 看发展 2024经济工作专题报道
【强信心 看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争一流】栽好梧桐引凤来
时间:2025-07-18 10:19:48 来源: 阅读量:504

下午6时,甘肃德通国钛金属有限公司职工赵继涛下班了,他驾车沿新华大道行驶不到10分钟,便回到了金水天城住宅小区的新家,这时,妻子也从到社区食堂买回了晚饭。这一幕幕幸福场景,是许多家住金水天城小区,在金昌经开区企业工作的年轻人的日常。而这无数个幸福的场景,正是金昌经开区通过优化居住配套提升营商软环境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金昌经开区坚持项目落到哪里,基础配套就跟进到哪里,结合园区产业功能布局和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围绕产城融合、基础设施、存量用地二次开发、生态环保、科创载体、公共服务等要素保障方面继续补短板,积极引入布局学校、医院、住宅、专业市场、科创孵化器等园区生活、生产服务功能。加快完善园区生活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为企业生产、员工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着力推进构建“设施健全、配套完备、承载提升”基础保障体系。引入金昌宇汇文化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金水天城住宅小区,引入甘肃绿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盘活华轩欢乐谷青少年生存夏令营建设项目,规划建设商业及恒昌江南城住宅小区,全力提升金水新区的投资环境。

优质小区筑巢引凤

产业发展离不开职工,为职工提供便利的生活圈就显得尤为重要。占地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的金水天城小区,以“引资开发+普惠价格+星级配套”的组合拳,成为破解“产业高地、生活洼地”的难题。

走进金水天城小区,一栋栋崭新的住宅楼整齐排列,绿树成荫的步道两侧,喷泉规律性地喷射着水花,在灿烂的阳光下,为宛如公园般美观整洁的小区环境蒙上了一层梦幻的七彩的水雾。“人车分流”的设计,让住户车辆都停放在地下停车场,孩子们在院子里畅快玩耍。小区内配建的社区食堂,解决双职工家庭吃饭难题。硬件配套上,小区的1:1车位配比、35%绿化率的园林景观、直饮水入户系统让住户们更安心。金昌宇汇文化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万寿介绍:“作为金昌经开区的配套居住区,我们始终把优化‘软环境’作为服务区域发展的重点。一方面,打造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引入品牌商超、社区食堂等,让园区企业员工能够安居乐业;另一方面,与经开区管委会建立了‘企居联动’机制,定期收集企业人才居住需求,提供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一站式’服务,真正让人才留得下、住得好。”

服务配套无缝衔接

《金昌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2023—203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产城融合发展为方向,以金昌经开区为核心,统筹规划布局园区产业与基础设施、商业贸易、居住生活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围绕产业服务和生活服务,推进职住平衡,加强园区道路、供水供电、物流配送、信息通讯、环保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提升物流服务、商业贸易、休闲娱乐等功能。

规划既成,落实的脚步也在迅速跟进:金水天城小区一期6栋已全部交付业主,二期6栋已进入主体内外抹灰装修和设备安装,为职工入住提供了保障;距金水天城小区仅400多米的金川区中医医院已于2024年7月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毗邻小区建设的九年制公立学校已经市政府决策,即将破土动工,建成后将有效解决企业职工最关切的问题;距离小区仅200多米的“省级美丽幸福湖”金水湖,成为职工休闲的好去处。

小区业主赵继涛告诉记者:“住在这儿最大的感受就是方便!金昌经开区这几年发展快,小区周边配套也跟上了,超市、公交都在家门口。社区还经常组织就业培训、企业招聘会等活动。这种‘家门口’的服务,确实让咱们老百姓感受到了实惠。”

距离金水天城小区仅500米的金昌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让企业职工办理各种手续更便捷了。市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李胜刚在刚刚办理完公司项目备案手续后告诉记者:“我刚进来时还在看牌子找单位的时候,工作人员就主动过来问情况,领着我办,很快就办好了,比我预想的快了很多。”

金昌经开区管委通过“标准地+信用承诺制”改革,使产业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但审批提速只是起点,真正的营商环境优化体现在“人”的维度。作为我市招商引资重点企业,金昌宇汇文化置业有限公司在发展盈利的同时,还肩负着保障金昌经开区企业职工基本生活的任务。因此,便捷的生活配套设施也是公司开发金水天城小区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因素。金水天城作为重要配套,与产业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形成了“白天产业园、夜间生活圈”的良性互动。

这种互动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2025年金昌经开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6%,同时常住人口较2022年增长37%。用赵继涛的话说:“现在招聘时,展示小区实景视频比企业薪资更有说服力。”社区内定期举办的就业培训会,则为不少年轻人提供了进入金昌经开区企业的通道,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赢。(记者 张可乐 胡有春)

编辑:赵国慧

责编:康   津

监制:马丰友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